- 唐昕雅;蔡军;黄鲲;张思瑶;王文涛;林磊;庄宇迪;才华;陈军;
围绕《欧盟新电池法规(EU)2023/1542》中动力电池碳足迹的计算规则,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系统性的研究。回顾了电池在原材料获取与预加工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分销阶段及废弃物处理与回收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突出了生命周期分析的必要性,并对不同类型电池碳足迹进行了对比。结合研究结果进行情景预测,提出电动汽车电池碳减排策略。文章有助于深化对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4期 v.5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 柏明星;刘业新;张志超;侯贵峰;杨宸;曹洪源;闪军章;徐龙;
为明确生产参数对特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CO_2驱油数值模拟研究。通过CO_2连续注气驱参数优化发现:CO_2注入速度的提高会提高产油速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气窜的加剧和换油率的降低,并存在压裂地层的风险。生产井底流压的提高短期内会限制产油速度,但有利于提升地层压力水平,促进CO_2同地层油传质混相进而提高阶段采出程度和换油率。开发时在能够保证注采平衡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井底流压。区块含水率的提高会使CO_2驱油效果变差,导致CO_2驱油阶段采出程度和换油率降低。CO_2驱油开发时换油率会随着生产气油比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注CO_2开采过程应适时关井停注保证合理的CO_2注入量。优化得出CO_2注入速度15 000 m~3/d、生产井底流压25 MPa、CO_2注入时机为区块含水率60%时、关井时机为生产气油比达到1 000 m~3/m~3时、合理的CO_2注入量为9.2万吨。应用优化所得参数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注CO_2开发9年后,区块原油产量相比水驱阶段增加了21.3万吨,采出程度提高了27.4%,阶段累计换油率0.58,累计埋存率0.67。
2024年04期 v.56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0K] - 赵文越;桑国强;肖喆煜;第五鹏祥;胡帅;
为明确CO_2和CH_4在水相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竞争溶解对油藏CO_2驱油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考虑CO_2和CH_4竞争溶解的CO_2驱数值模拟模型,该模型修正了不同CO_2浓度下CH_4的溶解度,并改进了表征CH_4溶解能力的平衡常数。模拟结果表明:在CO_2和CH_4竞争溶解作用下,气体组分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气油比和含水率的波动,进而对油藏生产动态产生影响。在竞争溶解作用下,气相中CH_4质量分数增加,进一步证实了CH_4与CO_2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该模型可以真实反映CO_2驱油过程中的气体相互作用。
2024年04期 v.56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6K] - 石宇;彭俊岚;孙文超;张宏源;刘斌;李冰;
为解决传统地下热水直接利用方式存在的潜在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取热不取水”的、以同轴套管换热系统为关键系统的新型地热开发方式,建立了直井与多分支井同轴套管闭式换热系统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取热效果并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多分支井系统较直井系统具有更高的出口温度和取热功率,但导致注入压力显著上升。两种井型对于各参数的响应基本一致,仅程度不同,其中注入温度、流量、保温管长度、地层和水泥导热系数会显著影响系统的取热效果。该结果对深层地热开采的井型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4期 v.56 2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6K] - 魏琦;陈俊瑜;
根据线性规划对偶理论建立了电力行业发电成本最小化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对其2014~2020年的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天津电力行业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将带动其CO_2影子价格的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每降低0.1元/kWh, CO_2影子价格平均降低13.66元/t,且平均发电成本也有所降低。在碳排放约束不断收紧的条件下,天津市电力行业CO_2影子价格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但其发电结构不断优化,说明天津可以通过调整发电结构来满足碳配额要求并使得边际减排成本保持不变。高碳排放强度的火力发电方式可以通过实施CCS技术来降低电力行业CO_2影子价格,但平均发电成本会有所上升。
2024年04期 v.56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