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广义Maxwell-Cattaneo方程组对区域扰动的连续依赖性(英文)

    林长好,栾文云

    对低温热传导的广义Maxwell-Cattaneo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建立了热流及温度对区域扰动的连续依赖性.

    2003年03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临界增长拟线性椭圆型方程中p-Laplace算子的弱连续性

    耿堤,杨舟

    讨论了RN中有界区域上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在非线性项只限制临界增长的条件下对于1<p<N,证明了p-Laplace算子的弱连续性.

    2003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高阶线性脉冲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陈永劭,冯伟贞

    得到高阶线性脉冲微分方程解振动的充分条件,反映出脉冲效应在高阶方程解振动性的重要作用.

    2003年03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二阶泛函差分方程边值问题(英文)

    李龙图,翁佩萱

    利用压缩映照定理,研究了一个二阶泛函差分方程边值问题,得到存在和唯一性定理.

    2003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复振荡理论中的一个扰动问题

    高仕安,陈特为

    1989年,Bank,Laine和Langley提出并证明了一个二阶微分方程的扰动结果,但方程系数仅限于正整数级的整函数.作者将这个结果扩展到其系数是无穷级整函数的情况.

    2003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K阶整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解的超级和零点(英文)

    刘名生

    研究了几类K阶整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解的超级、零点收敛指数和零点超收敛指数,得到一些精确的结果.

    2003年03期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关于矩阵谱条件数的估计

    黎稳,陈小山

    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矩阵条件数的估计式,应用此方法,可以改进以往相应的用QR-方法计算矩阵特征值的相关条件数估计的结果.

    2003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右半复平面上零级的Dirichlet级数

    郑少薇

    研究Dirichlet级数的系数、指数、最大项、和函数的最大模与它的正规增长性的关系,刻划右半复平面上零级增长的Dirichlet级数的性质.

    2003年03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树木模拟的粒子系统模型及其实现

    王小铭,林拉

    以树木的静态造型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骨架定制和粒子系统模型的树木模拟方法.内容包括基于粒子系统方法的树木形态结构描述与生成,基于粒子系统模型的树木生长模拟,以及由粒子系统法生成的树木模拟结果和进一步的工作设想等.

    2003年03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非线性规划多目标优化物流成本随机模型的研究

    黄福员,聂瑞华

    就整个物流链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建立一种效益与成本、服务质量均衡的多目标优化的物流成本模型,为物流企业实现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手段.

    2003年03期 54-59+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GaInP/(AlxGa1-x)InP多量子阱结构的光荧光特性分析

    陈练辉,范广涵,陈贵楚,吴文光,李华兵

    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了GaInP/(AlxGa1-x)InP多量子阱(MQW)结构材料,对其进行光荧光特性测量,观察到在波长λ=647 8nm和λ=861 6nm处分别存在一个强发光锋和一个弱发光峰.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2003年03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P型掺杂对AlGaInP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Al组分确定的影响

    陈贵楚,范广涵,陈练辉,刘鲁

    在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DH-LED)实际材料生长过程中,它的限制层的Al组分的确定有较大的随意性.在不同的P型掺杂程度下,通过分析载流子在双异质结中的输运及受约束情况,从理论上剖析了限制层Al组分分别对应确定为一个最合适的取值,此时有源层中的载流子应有一个最大数量的复合,LED的复合效率最高.从而可以探索P型掺杂对限制层Al组分确定的影响的规律,并得到一个较合适的掺杂浓度.这对于器件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材料生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3年03期 64-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单轴晶体中三阶非线性自作用极化强度矢量的计算

    江秀娟,谢逸群,郭旗

    讨论单轴晶体中三阶非线性自作用极化强度矢量的计算.在主轴坐标系下对6/mmm和6/m点群晶体中由o光和e光激发的极化强度矢量作了具体分析,并且通过坐标变换得出其在传输坐标系下的表达式.该矢量变换方法可直接用于计算3—和3—m,以及4/m和4/mmm4类单轴晶体中的非线性极化强度矢量,并可推广应用于各向异性介质中其他非线性光学过程中的非线性极化强度矢量的计算.

    2003年03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导数光声光谱信号处理过程中两端失真问题探讨

    汪洁,唐志列,梁瑞生,刘景峰,陈志新,魏正军

    探索导数光声光谱信号处理过程中两端失真的问题,以原信号处理程序为基础编写了一套检验程序.经实验检验和理论分析,认为产生两端失真的主要原因出现在对信号的拟合阶段,这个误差很小,一般在图象上不易观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求导则将这一点点误差放大,进一步证明了导数光谱法的高灵敏度.

    2003年03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Fe/硼酸盐缓冲溶液界面性质的交流阻抗研究

    李伟善,蔡松琦

    结合线性电位扫描、开路计时电位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Fe在硼酸盐缓冲溶液(pH=8 4)中不同电位区间的界面性质.在氮气气氛下,电位低于-0 77V,界面发生析氢反应,反应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同时存在氢原子的表面吸附过程;-0 77V至0 60V间,Fe氧化成2价Fe而发生活性溶解,同时2价Fe进一步氧化成3价Fe,二步反应均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至0 60V,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单层Fe3O4;-0 60V至-0 50V间,Fe氧化成2价Fe的反应随电位升高而变慢,表现为负的反应电阻;-0 50V至0 90V间,Fe进入钝化区,较低电位下主要是Fe3O4转化成Fe2O3的过程,受电子转移步骤和OH-在钝化膜中的扩散步骤混合控制,较高电位下Fe直接氧化成3价Fe,受电子转移步骤和3价Fe离子在钝化膜中的扩散步骤混合控制;电位高于0 90V,界面发生析氧反应和氧化膜溶解,反应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吸附.

    2003年03期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中成药保济丸中葛根素含量分析

    曾和平,陈泽宇,曾志,杨定乔

    对羊城药厂保济丸、香港李众胜堂保济丸及按组方自制保济丸中葛根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测定分析.考察了样品制备方法、流动相系统、检测波长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素和其它组分可达基线分离,葛根素浓度在4×10-3~2 1×10-2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826).保济丸中葛根素的回收率99 34%,RSD<1 78%.保剂丸经简单的溶解和过滤后即可直接进样测定.

    2003年03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基本常数的测定

    乐善堂,李德谦

    利用两相滴定法在(25±0 5)℃下测定了仲壬基苯氧基乙酸(CA-100)在水中的溶解度S,离解常数Ka,以及庚烷中的二聚常数K2和水-庚烷两相间的分配常数Kd.实验测得S=1 30×10-4mol/L,Ka=2 94×10-4,K2=3 29×102,Kd=4 15×102.

    2003年03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取代芳烃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关系的研究

    许旋,罗一帆,付俊仙

    应用量子化学半经验的MNDO方法计算了40个取代芳烃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化合物的分子极化度P、分子体积V、疏水参数logP较大时具有较大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因而化合物的毒性较大;(2)当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较低时,化合物容易接受电子具有较大的氧化性,取代芳烃的毒性也随之增大;(3)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吸电子基个数越多,苯环的正电性越大,化合物的毒性越大.得到的QSAR方程为:-logEC50=-2 230+0 202P-0 366EHOMO,据此可预测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

    2003年03期 97-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利福平/聚乳酸微球的制备研究

    李良,李国明,黎茂荣,容品加

    以利福平为囊心物质,应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微球,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聚乳酸的球径及包封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利福平饱和聚乙烯醇水溶液为连续相,分散相为PLA(Mr=5 9万),投药比为1∶2,PLA的质量分数为5%,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0 8%,水(V)∶油(V)=5∶1,转速为400r·min-1,可得到包封率和粒径适宜的微球.

    2003年03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研究Ⅰ—Serratia marcescens9-2菌株分离、分类鉴定和形态特征

    黄文芳

    9-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菌落红色,经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CK-AMS-CC2)鉴定9-2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鉴定为99%;9-2菌株对丁氨卡那、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中敏,对呋喃唑酮、头孢唑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妥因、红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能产生灵杆菌素.

    2003年03期 108-11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新西兰兔灌胃决明子后吸收入血的氨基酸分析

    李续娥,马伟,郭宝江

    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决明子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灌胃(1g·kg-1)前后0、2、4h新西兰兔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结果显示,决明子中已测的17种氨基酸,只有5种吸收入血;除谷氨酸与精氨酸外,吸收入血的其他氨基酸与决明子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并无对应关系.

    2003年03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日本工业地域的城市生成力与类型

    板仓胜高,陈忠暖

    以地域工业为着眼点,力图阐明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在人口集聚力方面的不同特性.依据工业集聚率和地域工资水平,可将日本的工业集聚地划分为A、B、C、D4大类.A类主要集中在京滨和阪神两大工业地带;属于典型的以现代大工业与众多专业化中小企业组成的工业集团为特征的城市工业;B类数量少,个性特征不显著,大体可视作A类的亚类;C类分布于A类之外,多属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工业,其人口吸引范围仅限于城市势力圈内.D类广布于各地方地域,多为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次工业,人口集聚力和城市生成力都十分贫乏.

    2003年03期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城市景观的类型及其环境生态效能的评价

    刘洪杰,苏建忠,李文翎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是由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或用地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用地中,绿地和水域是两种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平面形态及生态体的垂向伸展等状况,都对其生态效能的发挥深具影响.因此,提出用分布指标、形态指标和体量指标3项指标体系来全面真实地刻画生态源地的生态效能,为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2003年03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

    吴智刚,段杰,阎小培

    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主要特征,并对省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区际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指出广东要想在服务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粤港两地的高层次合作.

    2003年03期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鸣禽鸟脑的季节可塑性

    李东风,鲍佩华,范海燕,韩彧

    鸣禽鸟的发声控制脑区具有明显的季节可塑性变化,它是鸣啭季节差异的神经基础.目前鸣禽成鸟的发声控制系统已成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可塑性的重要模型.本文着重就引起发声控制核团或脑区体积改变的诱导因素和触发体积改变的机制进行探讨.

    2003年03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试论农业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

    阳小成,王伯初,叶志义

    综述了农业工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力学问题或现象,如:应力与植物的生长、种子损伤与激活、土壤粒子(泥沙)在雨水和江河中的流动、农作物体内水分、矿质元素和光合产物的运输、农作物种植、农产品运输和土壤耕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力学问题或现象,并在概述了相关研究现状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今后农业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强调了加强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性.

    2003年03期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胡小刚,汤又文

    从功能单体、交联剂、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三者配比、分散剂、引发剂、等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过程中各种技术条件方面评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最新的研究进展.

    2003年03期 150-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下载本期数据